对于养鱼的养殖户来说,清明前后的寄生虫病,是水产养殖碰到的第一个关口。
清明前后,也是梅雨季节,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,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天气转暖,水温呈上升趋势,有利于寄生虫卵孵化;二是气候早晚温差大,冷暖多变,时晴时雨,水体上下层对流频繁,将淤泥中的寄生虫卵释放出来,进一步增加了水体中寄生虫卵的数量。
这一时期,水体中的寄生虫卵将会大量孵化,快速生长,尤其是对鱼类危害严重的指环虫、车轮虫、斜管虫等。因此,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杀虫,对控制全年的寄生虫病发生次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正所谓,清明杀虫要搞好,寄生虫病才会少。
多数情况下,养殖户会根据水温、气候、鱼的躁动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,是否需要杀虫。
杀虫前:池塘预处理
1、清瘦水
瘦水条件下,杀虫会对鱼造成较大刺激,且杀虫过后水质难肥。因此杀虫前,根据天气情况,酌情先对池塘进行肥水处理,保证池塘水体透明度在30-40厘米。
方案措施:杀虫之前使用藻益多(1件可用200亩)
2、浑浊水
浑浊水会吸附杀虫药剂,影响杀虫效果,容易导致杀虫不彻底,后期寄生虫病容易反复。因此,针对浑浊水体,要酌情净水之后再杀虫。
方案措施:
(1)鱼多闹食导致的水体浑浊,适当增加投喂量,减少鱼的搅动,水质清爽后再杀虫;
(2)有机质多引发的浑浊,先使底改净水,再进行杀虫;
3、 增氧机的配合使用:
首次杀虫前两天,选择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-3小时搅动池塘水体。将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卵搅入水体的中上层,促进寄生虫卵孵化。
本草驱虫 内含:苦参、洋槐花、乌梅、南瓜子、贯众、槟榔、等研发碾磨制成,通过阻断寄生虫酶的合成,让寄生虫没有附着力,从而驱杀的比较彻底。安全性也是有保证的,对鱼无伤害,不污染水质,安全、高效,低毒,绿色、无残留,可预防,可以治疗,同时可以搭配纯中药鳃腐康内含:马齿苋、沙棘、蒲公英、洋槐花、黄芩、五倍子等 抑制有害菌、促凝血止血、增强免疫力,对出血、烂鳃、肠炎、腐皮等细菌性疾病有显著的效果。可以愈合寄生虫叮咬产生的伤口,从而预防和治疗因为伤口而引发的细菌感染。
|